汽車出現以來,汽車制造商們一直想通過新工藝和新技術的研發來提高汽車的安全性和舒適性。如今汽車技術更新速度飛快,舉個例子,2017年三大德系品牌的黑科技:寶馬的HoloActive Touch操控系統、高爾夫RTouch全觸控系統、奔馳移動電氣化戰略,對我們未來的出行生活將會有更加深遠的影響。老一輩的司機們對于這些變化的感受會更深刻一些。
在飛速發展的汽車科技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實用或者說不必要的配置。
1、大燈清洗裝置或許可以認為是一個能夠劃分檔次的配置,經常會在一些高檔的車上看到,但是,在實用角度上來說,大燈清洗功能完全沒有必要。
大燈清洗就是當覆蓋在車燈上的雪造成燈光無法正常照射時不用車主下車這種裝置就可以把大燈清洗干凈。由于雨水和小雪基本不會影響光線的射出,不至于用水槍來清洗大燈的地步。但裝置對經常玩越野的朋友很有用。
2、發動機自動啟停(STOP&START簡稱STT)。STT智能節油系統是一套控制發動機啟動和停止的系統。在車輛行駛過程中臨時停車(例如等紅燈)的時候,自動熄火。當需要繼續前進的時候,系統自動重啟發動機的一套系統。當然有時在堵車的路上也是啟停,對發動機和點火系統多少還是有些影響的。
3、SUV熱度不曾降低,如果再加個車頂行李架的話看起來就更加完美了,部分廠商看到了這一點,如今已經很少車子上沒有行李架了,但這個裝置基本上沒用,如果仔細想的話,行李架除了增大了風阻系數之外也沒有其他的用武之地了,如果在上邊放些東西的話,也不是很安全。
4、雙溫區空調是為了滿足人們對溫度不同的需求,有了這個裝置,人們就可以對車內不同區域設定不同的空調溫度和風量。而溫度分離僅僅是在車內有自動空調的基礎才能上實現。表面上看是一種智能裝置,實際上并不是如此,畢竟車內人員還是處在同一個密閉空間內,即使離得最遠的地方也沒超過兩米,溫度不會有特別大的區別。
5、行李箱自動感應開啟系統是一個較先進的配置,只要隨身裝有鑰匙站在車后30到40厘米的范圍內,在車輛尾部正對后備箱的地方踢到超過車尾下部5CM,高位剎車燈亮一下,行李箱就可以打開了了。聽起來是一項盡人意的設計,在國外,很多家庭主婦常會用到這個裝置,但對于國內消費者來說,實用性不強,使用頻率不高。
6、輪胎也能節油,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和普通輪胎相比,節油輪胎在胎面材料中摻入了一定比例的硅,利用了硅在含量高的輪胎可以增大抓地力的特點,其產生的能量損失不大在降低滾動阻力的同時,車輛的燃油消耗也減少了,從而比普通輪胎更有省油效果。它設計的始點不錯,但對于消費者來說不是特別實用,雖然有效果,但不是特別明顯,而且又比普通輪胎貴。相反,擁有良好的駕駛習慣,盡量減少急加速、急剎車、保持比較好的車況更實際一些!
7、一般情況下,汽車內置4Gwifi的運營商是固定的,因此顧客對它的實力服務與體驗都不滿意,而且網速得不到很好的保障。而且不是特別實用,價格也比較昂貴,相對來說還是隨身wifi比較實用一些!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gqu/20170208/98514.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