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其次,中國繼續延長導航衛星的使用壽命,“東方紅3號”衛星的設計壽命是8年,新的導航衛星延長到10~15年,可減少發射補網衛星,經濟效益大大提高。中國繼續強化“一箭多星”發射技術,以壓縮發射成本,提高衛星組網效率。
再次,“北斗”全球組網后將成為真正的國際化定位系統,其兼容性已經達到標準,即可以在同一終端上接收“北斗”、GPS和“格洛納斯”信號。對于用戶來說,這樣既能提高定位精度,還增加了系統的可靠性。中國與泰國、俄羅斯等國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建成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后,將在更多的合作伙伴國建設地面站,與其他已經投入應用的導航系統聯合提供服務。
最后,北斗的成本優勢也會令美國喪失很多機會。GPS系統的總投入約為300億美元,每年相關收益約600億美元。“北斗”系統的建設和使用成本都比GPS低,預計到2020年收益將達570億美元。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70217/102761.html
文章列表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