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在中國佛教信眾多等諸多原因,讓大家在日常接觸中聽到的都是佛珠,以至于覺得念珠就是佛珠。讓不少看到道士戴流珠就驚訝道士也戴佛珠了。
道教流珠一詞在《太上三元流珠經》有載:“受之用白真珠,圓正明朗,大如桐子者三百六十五枚,應星宿之度,日月所會之期。”
念珠一物在大部分人眼中只是佛教使用,其實不然。早期佛教比丘十八物丙無念珠,在今天喜歡用念珠的佛教流派,也僅僅是在漢文化影響下的漢傳和藏傳。而念珠一物在東西方文明中早就獨立出現過了。
這在宗教中也有體現,如道教、天主教、印度教、錫克教等等宗教都有自己的念珠,如道教的念珠,有81顆,代表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天主教的玫瑰念珠,有59顆,是用來念誦《圣母玫瑰經》。但因種種原因,大家最熟悉的是佛教的佛珠,既108顆,代表除滅108種煩惱。隨著宗教的不同和珠子數目的區別,賦予了念珠獨特的含義。
道教流珠的數目,蘊含了道教的宇宙觀念,如十二顆代表十二雷門,二十四顆代表二十四氣,二十八顆代表二十八星宿,三十二顆代表三十二天度人上帝,三十六顆代表天罡生煞之數,八十一顆代表老君八十一化,也代表九九純陽之氣。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道教相關的玄學、文化、神秘故事,請關注全真道士梁興揚的微信公眾號:chincoo,以及其同名新浪微博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lishi/20170313/121479.html
文章列表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