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人類歷史上對于槍彈殺傷力的認識可以粗略的劃分為三個時代。


從簡易的球形彈丸時代開始,彈頭越重、初速越高,殺傷效果就越會隨著動能和動量的增重而增加,這個最基本的規律很早就被發現了。這個規律當然在今天也是適用的,后來的殺傷性設計都是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


而差不多到了十九世紀末期、二十世紀初期,隨著無煙火藥和細長彈丸的不斷投入使用,彈頭初速顯著提高,彈頭變形擴張能提高能量釋放速度、強化殺傷能力的機理也被發現,達姆彈就是那個時代開始出現的。


圖:典型結構的達姆彈(右),左邊的開花彈,從設計思想上嚴格的說也算達姆彈的衍生變種


而現在各國在二戰以后開發的彈藥,則是在x光和高速攝影等技術運用以后,能夠精密的觀察槍彈在擊中明膠、膠泥等物體的瞬間都發生了什么情況的基礎上,運用現代彈道創傷學理論指導的設計。它們最大的特點,就是強調利用高速命中形成的彈丸翻滾、破碎效應,來極大的提升槍彈命中人體以后形成的瞬間空腔大小、盡可能多的破壞人體組織,使之無法在手術中保留。


動圖:美軍5.56毫米M855步槍彈在擊中明膠以后,形成巨大殺傷空腔的高速攝影錄像


圖:M855彈頭剖面,上面是鋼芯,下面是鉛芯


圖:翻滾后破碎的7.62x51彈頭,這是全威力的中間口徑步機槍彈。


但是對于專業的消聲武器來說,高速往往是不能接受的。因為彈丸在空氣中飛行時的噪聲,主要就來自于速度,而不是自身的體積和重量。在超過聲速以后,由于激波的存在,彈頭的飛行會像飛機產生聲爆那樣,形成尖銳而強烈的嘯聲;而亞聲速飛行的彈頭,只有在安靜的環境下、距離人耳很近的情況下,其飛行噪聲才會被人察覺。


圖:彈頭形成的激波


在這種情況下,對于消聲性能要求很高的武器,必須限定使用亞聲速的低速彈藥。而這種情況下,翻滾破碎效應已經失效——現代彈道創傷學的大量試驗結果證明,低于400米/秒命中形成的空腔,就已經小到沒有實際意義了。


因此對于亞聲速彈藥來說,它能有效提升殺傷和停止作用的手段,又只能倒退回人類對槍彈殺傷力認識的第一、二階段。加上由于要考慮對于頭盔、防彈衣或者其他常見障礙的穿透能力,達姆彈一類的軟質主體結構往往也無法采用。


圖:在長達幾十年時間內,俄式9x39都是全世界性能最好的微聲突擊武器彈藥



圖:在好幾十年里,俄式9x39系列微聲槍械是世界上最好的微聲突擊武器


因此對微聲彈藥來說,性能提升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加大直徑和彈長,依靠彈頭重量的增加來加大動能和動量,靠重量硬砸對手。在這種思路下,蘇聯開發了9x39毫米口徑的系列微聲武器,在數十年的實戰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進一步在其基礎上,開發了12.7毫米口徑的大口徑微聲步槍。


在非常長的時間內,俄式9x39微聲步槍是世界上最好的微聲武器,但是它也存在兩個方面的局限。其一是亞聲速彈的彈道太彎曲、飛行速度太慢,有效射程太短;很難對于200-400米的中距離目標形成有效作戰威脅。


其二則是俄式槍械、特別是蘇聯時代俄式槍械的通病,沒有什么附件擴展能力,不能方便的通過夜視設備、激光指示設備、攝像傳輸設備等,利用人類在電子和光電、通信等其它領域的技術進步,來有效擴展和提升自身的作戰能力。



圖:蜜獾步槍及其重型亞聲速彈


美國近些年搞的蜜獾等特種步槍,則在俄式微聲槍械的基礎上實現了跨代性的進步。它在保留AR步槍結構的上下機匣結構、模塊化、附件擴展能力強悍的同時,針對口徑、槍械結構上進行了綜合化考慮。這種槍械只需要更換彈匣,就能發射7.62毫米的加重型亞聲速彈頭,或者是超聲速彈頭;前者的性能非常近似于俄制9x39毫米彈藥,彈頭重量非常接近,但是飛行速度衰減要更小,后者的性能與AK47的M43子彈接近。



從總的技術規律來說,俄9x39系列武器,和美制蜜獾步槍,才真正代表了微聲武器的發展方向。國內的5.8微聲沖鋒槍在設計思路上卻把口徑越做越小,與俄美相比,中國微聲武器恐怕并沒有走上獨自掌握宇宙真理的道路。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70322/126097.html

文章列表




Avast logo

Avast 防毒軟體已檢查此封電子郵件的病毒。
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