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攝影,我們總是能碰到各種構圖問題。下面微信君羅列了常見的8種構圖問題,看看你是不是都有遇到過?
1
拍攝主體不完整
當拍攝人物或者動物肖像的時候,避免從拍攝對象的關節處裁切照片。你可以增加或者減小一點焦距避免裁切在關節的位置,“斷腿”效果實在難看。
2
畫面太擁擠
如果拍攝主體已經接近畫面的邊緣,那畫面看起來就會很擁擠。在按下快門之前看一下畫面的邊框,適當地退后一步讓畫面有更多的空間。
3
無用的前景
利用前景將觀者帶入畫面。不過一定要讓畫面保持協調。在這張照片中有很多“引導線”引導你的目光,但整體還是太空了,前景缺少趣味內容。
4
前景太雜亂
雜亂的前景會讓觀者無心留意畫面的其余部分。這張照片前景過于混亂,很難讓人再關注別的地方。這可不會是一張你希望掛在墻上的照片。
5
背景太雜亂
拍攝的時候很容易只關注拍攝對象而忘了關注雜亂的背景。改變一下拍攝位置,或者離遠一點用長一些的焦距拍攝,能讓雕像和后面的建筑拉開距離。
6
干擾物
要學會留心畫面中的干擾物并且盡量避免將它們收入畫面。太過明亮的反光和巨大的白色巖石都被一分為二,你很難忽視這一點。
7
傾斜的水平線
這是最容易犯的錯誤,不過現在很多相機有電子水平儀,讓你犯錯的幾率小了不少。你也可以利用取景框中的自動對焦點來作為畫面水平的參考。
8
留白
讓拍攝對象的目光停留在畫面之內比看出畫面之外更好。在拍攝對象前面多留一些空間比在后面多留空間好,要不然你的視線會跟著它移出畫面之外。
除了避免錯誤,下面微信君再介紹3種提升構圖技巧的基本方法,讓你拍出好照片。
1 使用三分法則
參考上面這張照片,當畫面被分割成3乘3的網格之后,試著讓地平線落在其中一條三分線上,或者讓拍攝主體或者某個關鍵的細節落在其中一個三分線交點上。你不需要做得特別精確;可以嘗試用取景框中不位于中心的自動對焦點作為一個大概的參考點。要避免嚴格地執行這條“法則”,要不然你的照片看起來就全都一樣了,根據實際的拍攝情況來活用所謂的法則吧!
2 方向很重要
有些事物無論是橫著拍攝還是豎著拍攝效果都會很好,一般比較窄比較高的事物適合豎著拍攝,因為這樣會讓畫面中的“無效”區域更少;如果拍攝對象橫跨整個畫面的話那么通常更適合橫著拍攝。還有就是需要考慮長寬比。多數數碼相機的長寬比是3:2或者4:3,你還可以改成1:1或者16:9以及一些其他的比例。用RAW格式拍攝,有必要的話在后期進行裁剪。
3 利用留白提升構圖效果
除了主要拍攝對象以外要在畫面中留出多少空白的空間呢?一般來說多留一些會比少留一些好,因為如果留多了可以在后期處理時很容易裁剪掉。對于拍攝動態事物來說尤其如此;如果拍攝對象過于靠近畫面邊緣那肯定不會太好看。
如果你在拍攝的時候無法足夠靠近拍攝對象,比如說這張照片里的熱氣球,那就好好利用周圍的空白空間、對比色,或者自然的畫框來突出拍攝對象。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gqu/20161113/52809.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