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懸墜釣法風靡大陸已經20來個寒暑。其間,各種調釣理論,可謂五花八門……

凡嘗試過懸墜釣法的朋友,不論涉足深淺,其實無意中都已經在運用一種最基本的調釣方法,那就是控制釣組鉤餌的水下狀態來應對變化的魚情,即所謂――狀態調釣法。以往大家所喜聞樂道的所有調釣方法中,不論其著眼點在哪,最終都會用到[狀態調釣]的簡單內涵。只不過有人意識,有人巧合,有人直接運用、有人愿意繞彎兒罷了。
以往諸如“雙鉤離底、一觸一懸、一拖一觸、雙鉤拖底、8字環觸底、活墜走線等等”形容底釣狀態的一般敘述,都屬于[狀態調釣]的本質范疇,也有釣友認為:不同情況下的調釣,實際上是掌控雙鉤餌水下的“擺放位置”,來對應實際的魚情,道理應該是一樣的(所指調控區域大概不同)。可以說,[狀態調釣]是大家根據不同魚情水情實踐,及中魚效果等方面的探求,所采取的最直接、也最慣用的實戰思路方法之一。
今本人斗膽,想就[狀態調釣]的整體輪廓,原理步驟等方面,作一集中探索,希望能對感興趣的釣友有所幫助。

二、影響狀態調控的系統參數:

1、浮標:

浮標是浮體,入水后所受浮力除克服自身重量外,還具有不同的[承載浮力],隨材質、體積、標型等不同,池釣成套浮標一般分1-8號不等,最常用的是1-5號,號數越大,固有[承載浮力]越大,配鉛越重。

但我們釣魚時控制鉤餌狀態所使用的,基本是經過釣組配鉛初設調目后,浮標的[剩余浮力]部分,其大小,就是浮標水上剩余標尾的純排水量!因為“調標”后,浮標整體已經處于平衡失重狀態,不需要再考慮標尾的密度和自重問題了。換言之,調整狀態所用的 [剩余浮力],一般僅與標尾的體積、直徑相關,而與標號大小無關!標號大小影響的是系統動態參數,對應的則是不同釣組和魚情水情,不在靜態分析范疇,所以,可留稍后陸續加談。

在這里之所以強調浮標固有[承載浮力]和調釣[剩余浮力]二者的概念區別,及其運用范圍,目的是不想將釣界某些以訛傳訛的模糊認識擴大化,希望釣友們理解。

2、系統參數:

①線組:釣線的比重、粗細、柔軟度等,對實際狀態判斷具有很大的影響。比如說,子線支撐力、母線支撐力,如果漏失考慮,則容易產生謬判。

主線、子線的扭曲變形(有時子線甚至已呈“麻花”狀),及風浪水流造成線組彎曲等,都會影響實際狀態判別和信號傳遞,這一點,很多釣友都有體會。

②鉤重:鉤重對釣組狀態的掌控,非常關鍵!有些釣友不太重視每次對實釣鉤重的秤量,甚至根本忽視鉤重在平衡系統中所扮演的角色,這在狀態調釣中是不可取的。

簡單說:我們一般所指的“調目”平衡系統,是在有雙鉤重量參與的情況下形成的。而底釣時,鉤餌一旦觸底,其“重量”即會被池底承托,鉤重這一配重參數就會逐漸脫離原“調目”平衡系統,浮標會恢復所失鉤重的“浮力”。鉤餌觸底度越大,脫離越徹底;鉤重越大,對原“調目”改變越大。因此,要想清楚判別底釣狀態,鉤重參數不能忽視。

③餌重:餌重對懸墜釣組的狀態影響比較直觀,所以多見分析,“臺釣”引入初期,就有釣友對其“以餌代墜”方面深有探究,甚至被定義為“臺釣”的主要特征之一。…實際上,餌大小、比重、溶散度等,都對實釣效果有很直接的影響,是個大的變數,因此常被有經驗的釣手作為輔助調整“工具”來運用。

④8字環重:8字環的重量和它更深層的實用意義是近年來才被釣手們不斷探索和運用的,很多朋友也許以為它只是個起連接和釋放線扭力作用的一般物件。…其實除此之外,小小8字環在實戰中另有重要派場。

⑤系統四段論:既然提到了8字環,就會聯想以前,釣技研討中一般認為,線組系統是由浮標以上的壓水風線、鉛座與標座之間的母線和子線三部分組成的(把8字環與鉛座看作一個整體),即系統三段論。

近年來引申和實踐8字環的另類用途后,釣界又有了“四段論”的新說法。即系統可分為風線、鉛座和標座之間的母線、8字環與鉛座之間的主線、8字環以下的子線四部分,即系統實戰四段論。

⑥其它因素:如水面張力對浮標的影響、水流對風線水線的影響、風線壓水與否對調釣目數的影響、虛底情況、主線伸縮性對釣目的影響、吃水性和水溫變化使浮標密度改變而導致的影響等等,不再細談。
三、“狀態底”說法:

大家在水邊一定遇到過,針對不佳釣況,有人求助,有人指點的場面。這在釣魚人中應該不算希奇。…但我卻不止一次地聽到,指點迷津的“師傅”們嘴里說出同樣的一句話來,那就是:“你沒找到底”。…奇怪了!難道那么多釣友真的初學到不懂探底的程度嗎?…細究起來,一種可能是那位釣友確實忽視了鉤重餌重餌態等重要參數的分析判斷,雖然以為是在釣底,實則暈釣。…第二種可能就是師傅們所說找“底”的概念不同。

近年來,不少釣手習慣所稱“找底”,多數是指每次開釣之前,找準“狀態底” 的意思。即大家常說的輕觸底(長子線鉤餌拖底,短子線鉤餌輕觸底,即所謂一拖一觸)狀態。…曾聽有人把不同的正確底浮釣層也稱作“底”,這有點故弄玄虛了。

個人以為:“一拖一觸”僅是底釣雙鉤餌的一個基準狀態,并不宜牽扯理論上的“靈鈍”概念,是一般魚情水情條件下作到心中有數,穩定釣獲的一個狀態控制基點而已,隨后才是根據魚情的雙向變化,釣目可高可低,雙鉤可懸可拖,甚或浮釣與底鉛等等,一切依魚情而調控。

四、基本調釣原理、方法:

1、調目設定:

調目設定的方法以前有不少口訣流傳,如:調4釣2、調幾釣幾、雙餌調平水、單餌調標等等。這些方法各有特點,但最好能夠清楚理解其最初的設計思想,及實釣狀態特點等,做到心中有數。

①“調4釣2”。是當年廖心陽肖春平兩位前輩為配合僅有的“東峻釣餌”,在大陸推廣懸墜釣法時所采用的一種簡單明了、行之有效的教授記憶口訣。“東峻釣餌”的比重特點是,搓餌的單餌重量約壓當時時興的7目軟尾示標1~2目。如果排除用餌超大超小等特殊情況外,

“調4釣2”底釣時,雙鉤餌的狀態一般是在一拖一懸或一觸一懸之間(即單立狀態)。

光陰無情,技術演進。如今:浮標形狀材質、餌料比重大小、上餌方法不同、魚種豐富、水域環境、釣組釣法等等條件的改變,如果新釣友再不問因果,照搬“調4釣2”原始口訣來實施調釣,則底釣雙鉤餌的狀態結果可能有:

A、雙鉤離底,釣不到2目――原因是餌比重過輕(或餌型過小),雙餌重不足以壓下2目示標,因此掛雙餌后,茫然不覺,很可能永遠釣不到2目,找不到底;

B、雙餌壓底――如果餌重壓目過多,甚至單餌重就足以壓下全部剩余示目,此時若依然采用“調4釣2”并追求“單立”狀態已經不可能了。隨餌重不同,短子線鉤餌壓底程度不一。

②“雙餌調平水”。這是一種根據實釣餌重來設定調目的方法,去掉雙餌后則為實際調目。此法推行較早,優點是入手就考慮了餌重參量(尤其是對使用空心粗尾浮標和很大很重的釣餌而言)。假如個人上餌技術非常熟練,每次拋竿可以釣得比較“準確”。理論上其釣組一般是下鉤觸底,上鉤懸底狀態。比較適合重餌釣生口魚等情況;缺點是:假如追求底鉤輕觸的單立狀態(比如釣1目),釣組則顯得過于“靈敏”(呈餌動標即動趨勢)…雖然此法被很多江湖釣友應用于重餌釣大型魚種,據說收效也不錯,但不穩定的鉤餌水下狀態客觀來講,并不太適合老魚、猾魚癖性。遇到水底不平或風浪水流情況,也不利于釣組穩定等。總之,需求不同,釣目可隨機增加,狀態靈活掌握為好。

③單餌重調標法。掛單餌調標主要是從追求輕觸底基準狀態而衍生出的一種實用調釣方法。一般掛單餌調3目以下,釣單餌調目高1目。此法入手簡單明確,在餌重差異較大的各種釣情下基本能做到浮標[剩余浮力]恰當預留,“輕觸底”狀態基點找得也比較簡單,且適用魚情魚種及各類型浮標的范圍較廣;缺點是每次上餌大小要盡量熟練一致,用餌重量變化后,需心中有數。

④調標尾目數的一半,釣調目的一半。此法出發點是考慮使用不同類型軟硬尾浮標的一種折中調目設定方法,優點是簡單易行,剩余浮力預留適中;缺點是相對粗糙,用餌方面應有一定前題。比如用一支15目硬尾標拉輕餌,顯然就不能照搬了。
上述四種流傳的調目設定方法,“調4釣2”,是根據最初的特定餌重和流行浮標,并考慮懸墜新技術推廣,而采用的簡單入門口訣記憶法;“雙餌調標”,則是優先考慮餌重參數,并傾向追求一觸即發的“靈敏” 釣組而設計的時尚性調法;第三種“單餌調標”,是在“競技釣”運動發展后期,針對軟硬尾各類浮標、不同餌料、上法,從標尾[剩余浮力]適當利用角度,尤其狀態底概念的流行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而衍生出的一種實用方法;調一半釣一半概略說,是主要針對任意標型標尾所考慮的調釣入手形式,關鍵的運用還有待于通過觀標知魚后的靈活變化。餌重大約壓目應控制在一半標尾范圍,過輕找不準底,過重難以顧及狀態等。

調目設定,這一即基礎、又至關重要的問題,歷來是眾釣友關注熱點。自從浮標[剩余浮力]概念提出,并實踐運用若干年后,關于調目設定問題,已經有了比較本質的實戰權衡依據。如:

調目設定越高,浮標剩余浮力預留越大,牽控實釣釣組的能力越大,信號跳躍反彈趨勢越強。如果結合一定的釣目,抗非魚口下行干擾信號的效果越好,比如“調高釣高”時,魚游動干擾水流和亂魚盜餌蹭線等假信號,在足夠的上浮力牽制下,浮標不致輕易下沉,而所配合的較高釣目,卻可以把子線張度釋放,鉤餌比較自然,也不會影響魚吸餌時有效信號(一般是小頓口)的顯示等。

而調目設定越低,上浮牽引力越小,浮標下行相對容易,這在魚口信號較小時可以起到“放大”下行幅度的作用。另外,當今標尾不論空心實心,下粗上細的錐形尾居多。因此調目越低,剩余標尾的直徑越小,相對動作幅度會相對放大,且標尾受表面張力影響越小,也是原因之一。…但調目越低,配鉛越多,釣組克服靜止慣性啟動越難。對于輕弱口魚情來說,浮標回彈力小,“動感”弱化的同時,有時信號會顯得軟弱無力甚至看不見了。而魚游動碰線撞餌等下行假信號反而會被夸張放大,所以有經驗的朋友一般情況不把標調得過低…。另外,釣點虛底、大風水流淹沒標尾等情況,調目低都不太適宜。


綜上所述,調目設定基本遵循浮標[剩余浮力]與實際魚口盡量構合之思想主脈,再根據實際魚情水情經驗靈活把握系統配置如:不同水深(水較深時,為加強線組上浮力牽引保證信號傳遞,可適當增設調目或換大號標);不同魚情(如冬季小標釣弱口魚,線組牽制力太小,適當選調目或換細線克服;而夏季生口魚情,為速度或制亂等需要則可用大號標等);線組粗細(根據線組粗細選用合適的標號來保證線組的張度很關鍵!比如很粗的線用小標,母線張度不足信號衰減待盡便是個大忌);表面張力(水面污濁或低水溫導致的張力影響,可以適當降低調目或用其它辦法改善標尾親水性)等等。

總之,調目設定至關重要!面對的客觀因素往往是綜合的,所以調目設置不能機械!感悟原理,減少盲目,經驗積累及系統配合等方面,都與實踐密不可分。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gqu/20161113/51340.html

文章列表




Avast logo

Avast 防毒軟體已檢查此封電子郵件的病毒。
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