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的歷史資料
抗美援朝發生在上世紀,在中國的國內,它也叫抗美援朝運動,是中國在軍事上幫助朝鮮,反抗美國侵略者的一場運動。這場運動距今約有六十年,時間較久遠,如要了解這場運動,需從抗美援朝的資料中了解。
抗美援朝歷史圖片
根據抗美援朝的資料顯示,這場戰爭雙方涉及的軍人大約是590萬,其中光中方就有260萬軍人。聯合國軍隊、美國軍隊和韓國的軍隊加在一起大約是300萬軍人,因為沒有具體的數字記載,因此三者分別投入了多少兵力尚不清楚。
抗美援朝這場戰爭持續了近三年的時間,其中中方陣亡的大約是十一萬五千人,加上那些失蹤的、被俘虜的、受傷的和病重離世的,大約有十七萬人,共計有三十六萬人。這場戰爭十分的慘烈,其中聯合國方更是凄慘,被俘虜的、受傷的、重傷病死的加上陣亡的有一百五十萬人,其中包括美軍陣亡十七萬和聯合國陣亡了的十九萬人。
這場戰爭由于中國的加入而改變了結局,朝鮮面對美國這樣的強兵本是必輸無疑的,中國士兵的加入改變了這一狀況。這場戰爭不僅保護了中國的鄰國朝鮮的獨立主權不受到侵犯,還保衛了中國的領土安全,提升了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國際地位。抗美援朝的資料將這場艱苦的戰爭的細節都保留了下來,那些資料不僅告訴了世人戰爭是如何發生的,還告訴了世人這場戰爭為什么中國要參與。
抗美援朝結果是什么
很多歷史教科書上對于抗美援朝的結果都是這樣記載的:1953年7月27日,美國代表團在板門店與中國簽訂《關于朝鮮軍事停戰的協定》,這意味著歷時三年多的抗美援朝戰爭,是以中國最終的勝利而結束。但是抗美援朝結果真的是中國戰勝了美國嗎?
抗美援朝圖片
據統計,抗美援朝期間,中國先后援助朝鮮八十萬兵力。因為前有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積累的經驗,志愿軍擅長持久戰、山地戰、游擊戰等。所以即便在槍支彈藥極其匱乏、物資短缺的情況下,面對著高度現代化——裝備先進、海陸空齊全的聯合國軍,志愿軍依然能夠不退縮,勇敢戰斗。但是美國不同,他們有著先進的軍事裝備,他們戰斗策略是速戰速決,無法習慣持久戰。
但是戰爭硬是變成持久戰,美國軍隊耗在了朝鮮戰場上,國家領導人給予的回家過圣誕節的承諾沒有兌現,而且朝鮮冬天氣候惡劣,天氣驟冷,軍隊無法適應如此惡劣的環境,再加上戰爭負傷得不到及時醫治,軍隊損失較嚴重,因此普通民眾紛紛站起來要求停止戰爭,迫于國內輿論的壓力,和國際形勢的變化,美國最終簽訂《關于朝鮮軍事停戰的協定》。
而中國投入約八十萬志愿軍,結果犧牲了近四十萬人性命,換來的只是和美國打了一個平手。這個代價極其深刻,但不可否認,抗美援朝的結果激勵了廣大國人,國人知道要發奮圖強、創新科技,不停地壯大實習才不會任人宰割,才能在國際上有說話的資本,才能更好的建設國家。
中國為什么要抗美援朝
1950年爆發了抗美援朝戰爭,當時的新中國剛剛成立,迫切地需要發展經濟,國家再也不能承受戰爭了。但是這個時候的中國卻決定對朝鮮實施援手,共同對抗美國。這個決定對正處在百廢待興的中國來說并不是太過明智的,那么中國為什么要抗美援朝呢?
抗美援朝歷史圖片
其實中國為什么要抗美援朝這個問題的答案,要看當時的國際形勢。當時世界兩極分化嚴重。世界經濟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貨幣體系,這個時候的新中國還比較弱,為了能存活下去,中國加入了以蘇聯為中心的社會主義陣營。以蘇聯為中心的社會主義陣營和以美國為中心的資本主義陣營形成對立,兩極分化相當嚴重。朝鮮半島便是在兩極分化格局的壓迫下分裂成了南朝鮮和北朝鮮。
朝鮮半島的分裂自然帶來了戰爭,朝鮮半島戰爭爆發后,美國扶持南朝鮮,并出兵干涉戰爭。結果,美國不顧約定越過了三八線,并且多次在中國東北地區領空進行勘測和偵查,這嚴重威脅了中國的領土完整和主權安全。同時美國還派出了第七艦隊停留在臺灣海峽,阻止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這時,國家領導人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必須要出兵支持朝鮮,保家衛國。所以說中國為什么抗美援朝的原因是因為一旦朝鮮告破,中國的局勢也會非常危險,美國越過三八線給中國帶來了極大的威脅。
1 2 下一頁 在本頁閱讀全文
←支持左右鍵盤翻頁→
關鍵字:歷史抗美援朝 責任編輯:shaozijuan
抗美援朝背景是什么
抗美援朝是世界歷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戰役,而關于抗美援朝背景則深受人們關注。1950年,朝鮮戰爭正式爆發,原本朝鮮戰爭只是朝鮮內部的戰爭,但是因為美國的強行加入,最終導致朝鮮戰爭愈演愈烈。朝鮮一方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不得不向中國請求援助,而中國軍隊深知美國強行攻打朝鮮的用心所在,于是毅然響應了朝鮮方的請求,而中國加入朝鮮戰爭的過程,便是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油畫
說起抗美援朝背景,其實可以往前追溯到中國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時期,早在此時,美國一方便已經開始對中國心懷忌憚。等到新中國成立之后,美國更是想方設法親密臺灣國民黨政府,與大陸的關系基本上是處于冷戰的。朝鮮戰爭爆發之后,美國便立即抓住這一時機,希望能夠通過朝鮮戰爭來控制中國,與此同時,美國軍隊已經開始強行侵入中國臺灣海峽,還遣令聯合國軍參與作戰。此后,美國開始以戰爭為由頭,不斷侵犯中國東北邊境,導致中國東北形式千鈞一發,最終不得不派兵支援朝鮮,共同抗擊美國。
其實,從抗美援朝的戰爭背景中就可以看出美國只是借助朝鮮為名,借此來威脅中國。美國一心想要控制中國,但是抗美援朝得到了中國人民以及朝鮮人民的一致認同,最終的勝利也是大勢所趨,可以說抗美援朝也是中國人民在微弱軍事情況下成功戰勝美國軍隊的實例。
抗美援朝傷亡情況
抗美援朝歷時很長,也是中國打的非常艱難的一場戰爭,在這場戰爭中犧牲的人非常多,抗美援朝傷亡情況也非常嚴重。那么抗美援朝具體傷亡情況是怎么樣的呢?
抗美援朝歷史圖片
中國出兵朝鮮是以輪戰方式先后奔赴朝鮮戰場的。受傷的志愿軍在經過醫療處理后,確定沒有大礙,志愿軍會再次赴朝作戰。因此在傷亡人員的統計上有著很大的出入。不過從抗美援朝開始到結束,國內掀起了四次志愿參軍熱潮,志愿軍后備來源很是充足,這也為了抗美援朝的勝利奠定了深厚基礎。
從官方權威統計,志愿軍犧牲有11.5余萬人,戰傷有22多萬人,還有失蹤、投降和被俘虜的大約3萬人,因此統計得出傷亡將近37萬人。這只是個大概的數字,不同的統計方式得出了不同的傷亡人數。由于部門繁多,姓名重合等一些不確定因素,統計出來的數字不一定精確。不過從中國四次投入的兵力粗略估計,抗美援朝傷亡有近四十萬人。
志愿軍傷亡慘重,同時聯合國軍也有了一定的傷亡。雖然聯合國軍裝備齊全且先進,而且海軍、陸軍、空軍都有投入戰爭,相對于中國只有陸軍為主,聯合國軍擁有絕對的優勢。但是朝鮮冬季氣候變化多端,天氣驟冷凜冽,聯合國軍士兵不能很好的適應環境,加之戰爭策略由速戰速決被中朝部隊被迫變成持久戰,使得醫療和物資不能及時供給,環境的惡劣,傷痛不能及時醫治,聯合國軍損失也挺嚴重的。從中國官方統計美軍傷亡大約39萬人。
所以說抗美援朝傷亡非常慘重,雖然統計數據不準確,但是從這些統計數據就可以知道在這場戰爭中犧牲的英雄有很多。
抗美援朝參戰國家有哪些
抗美援朝戰爭是一次規模非常大,持續時間非常長的一次戰爭,在這一次戰爭中參與的國家主要有美國、中國、蘇聯和朝鮮,但是實際上蘇聯軍隊所發揮的作用一直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才真正的被公布出來,所以一直到上個世紀末期人們廣泛認為抗美援朝參戰國家中是沒蘇聯的。
抗美援朝油畫
主要原因是因為當中國決定參戰時曾經向蘇聯請求過支援,但是遭到了蘇聯領導人的拒絕,所以在不久之后中國志愿軍獨自踏上了支援朝鮮的道路,但是不久之后戰場上空出現了身穿中國志愿軍衣服的空軍戰隊。當時的美國軍隊一直以為是中國的空軍戰隊,但是實際上這些人是蘇聯派來支援中國的空軍,這些事情在之前一直沒有被公布出來,但是隨著世界形勢的不斷發展蘇聯的這一做法已經可以被公布。所以現在的官方說法大部分是抗美援朝參戰國家中有中國、美國、蘇聯和朝鮮。
抗美援朝參戰國家中的中國對朝鮮也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不僅僅是在人數上比朝鮮本國的軍隊都多,更重要的是中國為朝鮮帶來了蘇聯這個軍事強國,當時的中國空軍部隊還沒有完全組建,蘇聯的加入就像是如虎添翼,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的牽制住了以美軍為首的空軍部隊,這在當時的作戰中有非常大的貢獻,也為朝鮮軍隊帶來了希望。所以說,蘇聯在抗美援朝參戰國家中占重要地位。
上一頁 1 2 在本頁閱讀全文
←支持左右鍵盤翻頁→
關鍵字:歷史抗美援朝 責任編輯:shaozijuan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lishi/20161109/44126.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