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CPU的集成度越來越高,很多原先主板上的功能都被集成到CPU里面去,主板就再也沒有成為能左右到整機性能高低的那個Keyman,芯片組功能被弱化,各品牌間的主板日趨同質化。即便如此,芯片組的規格依舊在升級,支持新技術,所以主板在拓展性能上一直沒停下前進的步伐。
毋庸置疑,銳龍 AMD Ryzen 處理器為近幾年無風無雨的CPU市場注入了一劑強行針,使沉寂許久的CPU市場再次變得鬧騰起來!CPU都熱了,主板還不鬧嗎?隨著銳龍 AMD Ryzen 處理器的到來,它的御用座駕300系芯片組AM4主板也如約而至。

AMD在FX系列上遭遇滑鐵盧,多年來一直萎靡不振,處理器沒更新,對應的990/970芯片組的規格自然一直沒得到升級,在PCI-E 3.0、USB3.1/3.0、NVMe、DDR4等新技術支持全面落伍......使得一眾A粉聽著傷心,聞者流淚;一眾原先好機友關系的主板廠商也日漸生疏;就連牙膏廠的信徒都忍不住將擠牙膏的罪名都歸結到AMD不給力身上。然而昨天的遺憾,今日就要彌補上......
AMD AM4主板拓展性能:終于追上Intel AMD新的AM4平臺根據不同定位只要有5種規格的芯片組,其中和DIY市場密切相關的有3款:X370、B350、A320,三款都原生支持USB 3.1 Gen2,最高提供10Gbps的速度,光是這點就足以讓Intel 200系芯片組蒙羞(目前Intel 200系主板上的USB 3.1方案還是第三方提供,并不是原生,非原生方案安裝驅動會很麻煩)。

由于銳龍 AMD Ryzen對NVMe的支持,所以在新的AM4主板上都能找到一個M.2接口,A粉也能用上極速的NVMe SSD,而NVMe SSD直接跟CPU對接,而非芯片組,這一點和Intel平臺有一點點區別,以后我們將會細說。

以X370芯片組為例
整個AM4平臺上,CPU和芯片組通過PCIE 3.0 X4通道對接,這一點和Intel平臺所采用DMI 3.0對接的也不一樣。而芯片組則主要提供磁盤接口和網絡接口,以及8條PCIe 2.0通道數(X370),而像顯卡、內存控制器等核心功能完全集成在CPU上,大趨勢都是如此。
X370/B350/A320芯片組參數對比 | |||
芯片組 | X370 | B350 | A320 |
CPU接口 | AM4 | AM4 | AM4 |
PCIe顯卡插槽 | PCIe 3.0(CPU直連) | PCIe 3.0(CPU直連) | PCIe 3.0(CPU直連) |
PCIe拓展(芯片組) | PCIe 2.0 x8 | PCIe 2.0 x6 | PCIe 2.0 x4 |
內存頻率 | 默頻DDR4-2400 | 默頻DDR4-2400 | 默頻DDR4-2400 |
超頻 | 支持 | 支持 | 不支持 |
原生USB3.1 | 2 | 2 | 1 |
USB 3.0 | 6 | 2 | 2 |
USB 2.0 | 6 | 6 | 6 |
SATA 6Gbps | 4 | 2 | 2 |
RAID | 0,1,10 | 0,1,10 | 0,1,10 |
SLI/CF | 均支持 | 支持CF,不支持SLI | 不支持 |
X370、B350、A320這三檔芯片組中,X370屬于最高規格,取代老款的990FX、A88X芯片組,提供4個SATA 6Gbps(RAID 0/1/10)、2個SATA Express、2個USB 3.1 Gen.2、6個USB 3.0、6個USB 2.0、8條PCI-E 2.0(擴展用),支持超頻及雙卡SLI/CF(x8+x8)。
B350則是主流規格,取代上一代的970、A78芯片組,砍掉了2條PCI-E 2.0、4個USB 3.0、2個SATA 6Gbps,同樣能超頻,但不支持SLI,卻可以CF(最新爆料顯示)。
A320是入門級,規格縮減最厲害。在B350的基礎上又砍掉1個USB 3.1 Gen.2、2條PCI-E 2.0,而且不支持超頻和多顯卡,但這個芯片組顯然是APU的最佳搭檔。
總的來說,AMD 300系芯片組的優越性在于原生支持兩個USB 3.1 Gen2接口,所支持的內存類型和頻率以及M.2接口等也是大致跟進到最新水平;對比老舊的990FX芯片組有非常大的提升自。不過對比Intel 200系芯片組,在PCIe通道數量上還是級別上都有差距。
大家最為之關心的散熱扣具問題終極答疑 在AM4主板尚未露面的時候,就已經有散熱器廠商宣布為新平臺打造專屬扣具,一時之間讓外界討論起新平臺對散熱扣具的兼容性問題。其實AM4與AM3的孔距確實不同了,新平臺的孔距比舊平臺的孔距要長一點。這就意味著兩者的散熱器就因此并不兼容?非也!是否兼容要視乎具體情況而定。
簡單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如果你的散熱器是采用如下圖類似的下壓式扣具的話,恭喜你!你的散熱器能繼續兼容新平臺。由此類推

但如果你的散熱器是額外上螺絲或扣具的,就需要能支持AM4的新扣具,好在像貓頭鷹、超頻三、九州風神等知名散熱器廠商都陸續宣布有新扣具提供,這樣大家就不必擔心散熱的問題。不滿足AMD原裝散熱器的朋友,盡管可以選擇更優秀的第三方散熱器。
抽象乏味的芯片組介紹就到此為止,拿實物給大家介紹更形象!這次首測我們拿到了技嘉全新打造的高端品牌AORUS 的AX370X-GAMING 5作為X370主板代表。下面,我們繼續深入和大家聊聊X370主板。

技嘉在AMD的X370主板命名上有自己一套心得,考慮到現時AMD的300系芯片組的命名有可能和Intel下一代300系命名沖突,為了避免撞車的可能,所以技嘉預見性地將AMD 300芯片組主板命名加上字母“A”作為開頭,好處就是直截了當地告訴你,這是AMD的平臺。

技嘉 AX370-Gaming 5參考價:¥1899圖片[5]點評 報價參數概覽1、全新的AM4插槽,接口大一統!

這一代依然是針腳由CPU負責,因此插槽的整體外觀與以往的非常相似
全新的AMD X370芯片組主板會采用最新的AM4插槽,銳龍和7代APU都會共用這個AM4接口,所以你會發現X370的主板上有視頻輸出接口,這不是個銳龍用的,而是為7代APU而設的,不過7代APU已經基本和DIY絕緣,所以在DIY市場上的X370主板可以大膽去掉視頻輸出接口。這一代依然是針腳由CPU負責,因此插槽的整體外觀與以往的AMD主板都非常相似。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大風哥與AMD攻城獅閑聊時對方透露,AM4插槽將會繼續兼容Ryzen未來的產品(如Ryzen 2/3/4代),在更優秀的PCIe總線規范(比如PCIe 4.0)出現之前都不會對CPU插槽進行改動,此舉會為用戶省下一比可觀的升級換代費用;即一塊AM4主板就可以兼容多代產品,升級換代只需換U,比那科技以換主板為本的Intel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2、插槽終于升級為PCIe 3.0

PCIe直連CPU而非通過芯片組,并且已經跟上Intel的腳步升級為PCIe 3.0了,以及目前最新最快的NVMe協議M.2 SSD接口,在技嘉AX 370主板上居然發現了有Intel的御用接口之稱的U.2,技嘉的設計實力可見一斑。總括地說就是在最新的高速接口支持方面,AMD已經跟上Intel的步伐,不再落后了。
不過如果你想組更高端的NVMe SSD的RAID 0陣列的話,恐怕目前還得靠Intel平臺來實現,不過這樣的發燒需求還是極少數的。
3、內存頻率支持到DDR4-3200MHz或更高?

最高只支持雙通道
內存頻率方面CPU默認支持的頻率為2400MHz,當然不同的板子支持的最高頻率也不同,目前在雙通道的情況下部分高端板內存頻率能支持到3400MHz!,而4條內存插滿的情況下最高只能2400MHz,相信后續推出的主板BIOS會解決這點尷尬。
隨著AMD這一波的跟進,DIY市場算是整體邁入DDR4時代,估計之后市面上出售的DDR4條子多半都是從2400MHz起步,2133MHz會慢慢淡出公眾的視野。
4、原生USB 3.1接口,一個驅動輕松搞定

非常厲害的一點,X370芯片組原生支持2個USB 3.1 Gen2接口(10Gb/s帶寬),這樣的做法理論上會使數據傳輸延遲更低同時降低傳輸過程中的帶寬損耗,而目前Intel的Z270芯片組還是使用的第三方USB 3.1方案,可以說在I/O接口集成方面AMD的芯片組更為先進;除此之外還有6個USB 3.0(5Gb/s帶寬)接口以及6個USB 2.0接口。
依著主板廠商的做法,不少廠商還會增加新增前置的USB 3.1接口,供機箱前面板USB 3.1接口接駁使用,這點和Intel最新的主板做法類似。
理論性能測試:
主板是CPU的延伸,對性能表現的影響在于能否提供良好的環境讓CPU持續穩定地工作。此外我們還將使用目前宇宙最頂級的三星960PRO 2TB SSD來測試X370主板上的M.2 SSD接口與Intel X99之間會否有所不同~

技嘉 AORUS AX370-GAMING 5
●測試說明:
硬件平臺 | ||
CPU | 銳龍 AMD Ryzen 7 1800X(8核16線程) | |
主板 | 技嘉 AORUS AX370-GAMING 5 | |
內存 | 芝奇內存 8GB×2(以CPU默認支持頻率運行 DDR4-2400) | |
硬盤 | SATA SSD:威剛 SU 800 256GB M.2 SSD:三星 960 Pro 2TB | |
顯卡 | 索泰 GTX1080 |
軟件平臺 | ||
操作系統 | Windows 10正式版 | |
顯卡驅動 | NVIDIA GeForce 376.33 WHQL | |
評測軟件 | CPU/內存性能測試: Fritz Chess Benchmark CineBench R15 x64 3DMARK物理分數 3D游戲性能測試: 全境封鎖 孤島危機3 磁盤讀寫測試: AS SSD Benchmark 1.6 |
以上全部軟件大多都是測試CPU、顯卡以及SSD的性能,目的在于測試出主板能否使搭載于其上的硬件穩定地發揮。
●滿載溫度測試:


閑置溫度(左)、滿載溫度(右)
得益于技嘉AORUS AX370-GAMING 5的超豪華的數字供電,搭載95W的Ryzen 8 1800X滿載后溫度依然能控制于61℃,溫控能力優秀。因此即使你想嘗試超頻提升性能,也是還有很大超頻空間的。
●性能測試結果:
基準性能測試 | |||
測試項目 | 技嘉 AORUS AX370-GAMING 5 & 銳龍 AMD Ryzen 7 1800X | 技嘉X99主板 & Intel i7-6900K | 差距 |
CPU/內存性能 | |||
Fritz Chess Benchmark | 21928 | 24474 | 90% |
CineBench R15 | 1618 | 1473 | 110% |
3DMARK物理分數 | 18185 | 18571 | 98% |
3D游戲性能 | |||
全境封鎖 | 108 | 109 | 99% |
孤島危機3 | 68 | 64 | 106% |
SSD讀寫測試 | |||
M.2 SSD平均持續讀取 | 2749 | 2557 | 108% |
M.2 SSD平均持續寫入 | 1944 | 1939 | 101% |
M.2 SSD隨機4K讀取 | 41 | 26 | 158% |
M.2 SSD隨機4K寫入 | 96 | 55 | 175% |
其實性能測試的部分我們在那頭的CPU首測已經解釋過,AMD 銳龍在不到i7-6900K一半價格的情況下,能做到與之互有勝負,并且在幾款專業應用如CINEBENCH這樣的軟件上表現更優,說明AMD 銳龍對于某些運算方式有所側重與優化。


再來看更重要的M.2 SSD讀寫對比,可以看到在搭配SSD之王——三星960PRO 2TB的情況下,X370主板的持續讀寫以及4K讀寫速度都是優于Intel X99平臺的,而且領先的幅度并不低,這點確實讓人驚喜又意外。因為在以往的990FX、A88X平臺中,AMD的SATA 3.0速度其實是一直落后于Intel平臺而被玩家所詬病的。沒想到這回AMD的SSD性能竟然實現了大反超,在這一點上,AMD的付出真的超級值得肯定!!
不過AS SSD測試軟件的總體測試成績還是同一水平。
●超頻測試:

銳龍 AMD Ryzen Master Utility
利用AMD自主研發的超頻工具“銳龍 AMD Ryzen Master Utility”,(這個官方命名好長...)我們將銳龍 AMD Ryzen7 1800X 處理器的頻率控制在4.0GHz,內存頻率則超頻到3200MHz,時序為16-16-16-39下進行測試;得到如下數據:
銳龍AMD Ryzen7 1800X 超頻性能測試 | |||
測試項目 | 超頻前 | 超頻后 | 差距 |
理論性能測試 | |||
國際象棋 單線程 | 2590 | 2779 | +7% |
國際象棋 多線程 | 21928 | 25233 | +15% |
CPU-Z 單核 | 2223 | 2342 | +5% |
CPU-Z 多核 | 18924 | 20571 | +9% |
3DMark CPU得分 | 18185 | 20220 | +11% |
CineBench R15 單核 | 157 | 163 | +3% |
3D游戲性能 | |||
全境封鎖 | 108 | 109 | +1% |
坦克世界 | 71 | 79 | +11% |
壓縮軟件及視頻轉碼軟件測試(單位:秒,越小越好) | |||
wPrime | 105 | 96 | +9% |
WinRAR | 37 | 34 | +8% |
TMPGEnc | 78 | 70 | +10% |
還是圖表最能說明問題,超頻后的銳龍 AMD Ryzen7 1800X 處理器性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多項性能測試超頻后提升達10%以上,很好的體現了這點。而這還只是筆者在使用百元風冷超頻三 東海X5下超頻的成果,相信搭配更強勁的水冷散熱器再配合AMD的XFR技術還將得到更大的性能提升!
PConline評測室總結:

我們要評價這款X370主板,得從幾個方面入手。
(1)對比上代旗艦990FX主板:簡單概括,X370和990FX是完全不同層次的產品,X370相比990FX是全方位無死角超大幅度升級的,990FX怎么比都是只有被秒殺的份。X370上能支持牛逼轟轟的AMD 銳龍,下能支持仍未上市的APU還帶顯示輸出,而且主板的擴展能力、DDR4內存、原生USB 3.1、新型接口等等等等,都是990FX所不具備的。

(2)對比對手目前的競品Z270、X99:①.對比Z270主板,X370的定價各主板廠商還在試探中,同系列的定價普遍的X370比Z270貴100-200元,當然也有同價位的或少數反過來的(微星XPOWER GAMING),但是考慮到CPU本身性價比就可以完勝各型號的i7,因此綜合來說主板貴那么一點點還是很合理的。并且論新型高速接口,AMD X370已經不落后了,同樣配有M.2接口、部分提供U.2接口、PCIe 3.0等接口,甚至更甚于Intel的原生USB 3.1,簡直是大良心了。
②.如果你使用的是頂級的AMD 銳龍的話,那主板更應該拿X99來做對比,這樣X370的價格就會比X99更具有優勢了,但PCIe擴展通道上,X370無法支持四路顯卡,然而目前的游戲顯卡也頂多只支持雙路了,四路意義本身就不大。最后就是NVMe M.2 SSD的4K速度,AMD竟然驚喜地反超了Intel?難道有什么黑科技?我們日后探討。
(3)選購建議:第一批上市的主板主要以X370和B350為主,還有極少數的A320,但是我們也知道首批上市的產品只有三款——銳龍1800X、1700X、1700,而這三款定位都是相對高端的,因此非常不建議購買A320來搭配,A320主板更多是為了APU而生的~至于X370和B350,如果你選擇的是帶X的CPU型號,那么強烈建議你選擇頂級的X370,畢竟主板廠商在設計的時候X370的供電和BIOS上都更走心點,其超頻表現會更好,并且能夠支持NVIDIA的SLI。
至于B350,在第一批中適合搭配不帶X的銳龍 Ryzen 7 1700,或是將來上市的Ryzen 5、Ryzen 3系列。如果Ryzen 5、Ryzen 3能夠迅速上市鋪貨的話,毫無疑問的,B350將會是今年主板產品中最火最熱銷的型號。
后續大家得注意的是這次初上市的300系主板,BIOS很多地方還有待完善,比如插滿4條DDR4內存時無法超頻、卸載磁盤驅動后無法進入系統等等,第一批入手的玩家需要留最新BIOS的更新情況,盡可能及時更新至最新版。
華碩 CROSSHAIR VI HERO
售價:2699元
華碩Crosshair VI Hero簡稱C6H,作為代表AMD目前最高規格X370芯片組主板,繼承了華碩ROG系列一貫的頂級奢華。設計風格上與ROG Z270系列同出一轍——金屬灰風格。

供電電路和芯片組上都有巨大的散熱片,散熱片上自然必不可少的RGB LED信仰燈(敗家之眼),支持華碩Aura Sync平臺,可以自由調色。

擴展插槽有三條PCI-E 3.0 x16和三條PCI-E x1,其中前兩條PCI-E 3.0 x16來自處理器,支持單路x16和雙路x8/x8模式,并且都做了金屬結構增強,第三條則來自X370芯片組,實際帶寬x4。

SupremFX音頻也是頂級的,配備ESS 9023P DAC、RD4580緩沖芯片、高精度時鐘發生器、降噪電路、尼吉康Muse音頻電容、電路板隔離、電磁屏蔽。

供電方面提供12相供電,堆料再現。

CPU供電上還加強為4+8Pin供電,額外的4Pin供電專為極限超頻玩家設計。

四條DDR4 DIMM內存插槽,最大容量64GB,雙通道下可超頻至DDR4-3200+MHz。

USB接口極大豐富,10個USB 3.0,包括背部IO 8個、主板上提供2個,3個USB 3.1,包括背部兩個(其一Type-C)、前置1個,可擴展到機箱前面板。
需要注意的是M6H并沒有提供視頻輸出接口,明顯在設計的時候并沒有考慮到七代APU上到這主板里......果然不愧銳龍 Ryzen的座駕。
映泰X370 GT5
售價:1199元
映泰的300系列主板隸屬于Racing系列,板子上都有巨大的格子旗作為背景,基于映泰新的Super 5設計理念。

擁有VIVID LED Armor保護裝甲、Digital Power+數字供電,7相供電設計,CPU供電為常規的8Pin供電接口。


PCB上設計了4個觸控按鈕,開機、重啟、運動模式和節能模式……現在主板要和跑車看齊么?居然還有運動模式和節能模式,這應該是主板預設的一鍵超頻和一鍵節能相關。

X370主板標配的M.2接口,走CPU提供的PCIe x4通道,與CPU直連直連。DDR4雙通道,主板設計可以支持到DDR4 3600,同樣目前只能在插2條內存的情況下實現高頻。

網絡與音頻方面,采用了Realtek RTL8118AS千兆網卡、Realtek ALC1220八聲道聲卡。為了有更優秀的游戲體驗,映泰還專門開發了FLY.NET網絡性能加速、DRAGON游戲局域網等方案。

X370有6個SATA 6Gbps的接口,其中有2個做成SATA E接口,不過映泰將原本的2個SATA E接口去掉,直接還原成2個SATA 6Gbps。

接口方面,4個USB3.0以及2個USB3.1,還帶了一個TYPE-C的接口,基本上這就是以后X370的標配了,B350也應該差不多。這次輸出接口方面有DVI和HDMI,但是沒有DP。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bangong/20170303/109544.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