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蘭師縱橫

領導者必學之道:御將、統眾、牧民之道;

今天我們開始學習素書安禮章,前五章都是以道、德、仁、義、等的基礎上,闡述理的重要性,這一章是說的什么?讓我們一起來聽聽:

御將、統眾、牧民之道,安禮章第六篇、獎賞刑罰,合情合理;法律制度,簡單易行,禮之根本!以待己之心待人,以化人之心化己,當如是也。

【原文】 古之大化者,乃與無形俱生。反以觀往,覆以驗來;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己。動靜虛實之理,不合來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覆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譯文】 自古能以“大道”來化育萬物的圣人,其所作所為總是能與自然社會的發展變化相吻合。他們通過反思過去的事情,就可以洞察將要發生的事情;通過考察古人的經驗,就可以指導現在;通過了解別人,翻過來了解自己。如果動與靜、虛與實的道理,在未來和今天都得不到實踐應用,那就應該更深入地研究歷史,求得符合規律的方法。有些事情是要反復探索才能真正把握,這是圣人的見解,不可不認真研究思考

精髓典要

正如古語“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鑒,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所言,鬼谷子以一個縱橫家的視角,闡明了“反以觀往,覆以驗來;反以知古,覆以知今”的方法論。

人的一生中,是不可能一帆風順的,多少總會遇到一些坎坷和波折。聰明人經歷過波折、坎坷之后,“吃一塹長一智”,總能得到一些經驗和啟示,不會第二次犯同樣的錯誤。而有大智慧者則懂得從以往的事情中,推出某種既定的規律,提早繞開“礁石區”,從而避開可能的傷害。

有這樣一則寓言,一只獅子和一只狐貍共同去打獵,它們收獲很豐厚。獅子要求狐貍分配獵物,狐貍把大部分的獵物放在一起,請獅子來拿,自己僅留下很少的一點點。獅子問狐貍,是誰教它這樣分配的。狐貍回答:“長期以來,獅子和狐貍聯手共同打獵的情況并不少見,凡是把獵物平均分成兩份的狐貍最后都難逃被獅子吃掉的結局。”

反以觀往,覆以驗來;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借鑒過去的歷史事件,方能以更穩健的步子走過今天,邁向未來。利用歷史去勸說別人,更能令對方肅然警醒,如受醍醐灌頂,立即停止現在的不良行為。古今中外不乏這樣巧妙說服的例子。

事例一;

秦末農民起義,劉邦領兵攻破武關以后,長驅直入,打到了藍田,一舉殲滅了秦朝的主要兵力。

當時,秦王子嬰迫不得已,只好穿上喪服,頸上系著絲條,捧著傳國玉璽,打開城門,雙膝跪倒,請求投降,向劉邦獻上了玉璽。當然,子嬰同時獻出的,是秦朝已經滿目瘡痍的江山。

進入秦國國都咸陽后,平民出身,又經歷多年混戰的劉邦見宮室帷帳富麗堂皇,珍寶不計其數,美女成群,頓起羨慕之意,就想留在宮中享受一段時間,并命令各將士暫留于咸陽。

武將樊噲誠懇地勸阻道:“大王,我們不能留在咸陽貪圖享樂啊。”

劉邦聽罷顯得很不高興:“什么?我貪圖享樂?這一仗打了這么久,我們還取得了勝利,我只是想好好犒勞一下全軍將士,你怎么可以這么說。我覺得自己做得沒有錯,不要再說了。”

樊噲氣得臉通紅,無奈地搖搖頭,離開了。

這時,謀臣張良走過來,拜了拜劉邦,問道:“大王,您今天取得了如此的勝利真是可喜可賀啊。但臣想問您一句,當初我們為什么要滅秦國呢?”

“秦王殘暴無道,窮奢極欲,不得人心,我們是在替天行道。”劉邦想也沒想,立刻回答道。

“秦國正因為奢侈淫逸才亡了國,我們既然為天下除去暴君,就該改變這種風氣,實行艱苦樸素來號召天下。”張良頓了頓,繼續說道:“現在您才占領了秦國,就想像秦王一樣享樂,豈不等于重蹈秦國的覆轍,因小失大嗎?”

見劉邦低頭不語,張良又接著說道:“樊噲將軍的話雖然說得有一點激烈,但這總是為了您著想,現在正是寬恤百姓安定民心,讓咸陽百姓心悅誠服的好時機。所以還是希望您能接受他的建議。”

劉邦沉思片刻,下令封閉宮門緊鎖府庫,撤出咸陽,把軍隊駐扎在灞上。隨后,當眾宣布廢除亡秦舊法,如誹謗官府夷族、偶語者棄市等,又規定新法殺人者死,傷人者、偷盜者抵罪等。

苦于暴秦的咸陽百姓歡聲載道,人人都希望劉邦做秦王,生怕他離開咸陽。這就為劉邦一統天下奠定了良好的群眾基礎和政治基礎。

樊噲誠懇卻直白地勸說劉邦未果,而張良勸說劉邦時,并沒有直接進行勸說,而是巧妙地點出了秦朝因奢侈淫逸由強變弱,最后導致滅亡的教訓,使劉邦從秦朝的歷史中推測到了自己的未來,進而認識并改正了自己的錯誤。


事例二;

二戰爆發后,一些流亡美國的德國科學家非常擔心希特勒搶先掌握原子彈制造技術,生產原子彈,那樣整個世界將面臨重大災難。這些科學家推舉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給美國總統羅斯福寫信,要求美國立刻研究制造原子彈。

收到愛因斯坦的來信后,羅斯福本想認真地看一看,但是翻了幾頁,他覺得理論太深奧了,有些看不明白,而且他本人對這些科技沒有什么興趣,就隨手把信甩到一邊了。

由于事情緊急,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只好找美國總統羅斯福的私人顧問薩克斯幫忙。薩克斯將信從頭到尾細讀了幾遍,感到問題相當重要,他決定說服總統批準這個計劃。

在陪總統散步時,薩克斯念起了這封信,還一頁頁讀著核裂變的實驗記錄。但羅斯福反應十分冷淡,有些惱火地說:“我聽不懂什么核裂變的理論,現在政府無力投巨資研制這種新炸彈,你最好不要管這件事情了!”

幾天后,羅斯福邀請薩克斯共進一次早餐。薩克斯準備利用這個機會說服總統。誰知,剛一落座,羅斯福便說:“抱歉!科學家們老愛異想天開,今天可不許你再提原子彈的事了!”

薩克斯愣了一下,然后平心靜氣地說:“好吧,我答應你不提原子彈的事情,那我們今天就談一點歷史,好嗎?”

見羅斯福點了點頭,薩克斯便講了起來,“當年拿破侖憑借他的軍事天才,叱咤風云,幾乎征服歐洲,不可一世。但您知道嗎?他雖然在陸地作戰時總是旗開得勝,在海戰中卻不盡如人意。”

“那或許是他不善水戰吧!”羅斯福說道。


薩克斯搖搖頭:“不是!是因為他趕跑了一個叫富爾頓的年輕人,也正是因為這樣才導致了他最后的失敗!”

“為什么這么說?一個年輕人有這么重要嗎?”羅斯福好奇地問道。

薩克斯不慌不忙地回答:“富爾頓建議拿破侖砍斷戰艦上的桅桿,安裝上蒸汽機,把船板換成鋼板,并說這樣就會所向無敵,很快占領英倫三島。但拿破侖不懂得蒸汽機的原理,他心想,船沒了帆就無法行駛,船板換上鋼板肯定會沉沒。他認為富爾頓是個瘋子,就把他趕走了。后來,法軍面對英國裝有強大蒸汽機的艦隊,只好望洋興嘆。”

頓了頓,薩克斯繼續說道:“如果拿破侖當時采用了富爾頓的建議,那么整個歐洲的歷史就會被改寫。如果您今天不答應那些科學家的請求,或許以后也會出現這樣的失敗!”

聽完薩克斯的話,羅斯福沉思了幾分鐘之后,臉色變得嚴肅起來,他立即斟滿了兩杯酒,一杯遞給薩克斯,一杯自己舉著說:“你贏了,我們馬上著手研制原子彈!”

回到白宮后,羅斯福立即批準了研制原子彈的計劃。由此,翻開了美國制造原子彈的第一頁。后來,美國在反法西斯的戰爭中占據了先機,也改變了整個世界現代史的進程。

面對自稱聽不懂核裂變理論、對原子彈不感興趣的羅斯福總統,聰明的薩克斯沒有直接對他談原子彈的問題,而是以歷史上拿破侖拒絕技術革新的重大失誤為例。這一歷史故事,使羅斯福總統“以史為鑒”,很快接受了科學家們的建議,作出了研制原子彈的重大決定。

古人說“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中外古今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飽含先哲們的無窮智慧,是一筆豐富的傳承遺產。如何使人類這一文化瑰寶為己所用,為己服務,應該是大智者追求的目標。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lishi/20170308/115337.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