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什么是軟實力,為什么這么重要? (2011-10-10 21:30:46)

個人軟實力的定義

  20世紀90 年代初,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首創“軟實力”(SOFT POWER)概念,從此啟動了軟實力研究與應用的潮流。“軟實力”概念一經提出,便在世界范圍內得到積極響應,世界各國紛紛研究并謀劃提升自己的軟實力。

  與國家、城市和企業軟實力不同, “個人軟實力”:一個人的能力可以分為硬實力和軟實力兩種,軟實力是指沒法用證書考核的能力,比如思維能力、溝通能力、表達能力、領導力、快速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性格品質等,而硬實力是大學文憑、技能等級證書等可以證明的能力什么是軟實力,為什么這么重要?

、為什么現代人越來越重視軟實力?

  為什么以前沒聽過軟實力這個概念,而現在軟實力這個詞卻頻頻映入眼簾?

  其實,軟實力這種能力從古至今一直存在,因為思維能力、溝通表達能力、性格品質等一直都存在,之所以現在“軟實力”這個詞頻頻出現,首先是因為約瑟夫·奈創造了這樣一個詞并用它概括了這樣一類能力,其次是因為軟實力在現在這個時代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了,即時代背景不一樣了。

  第一、軟實力之所以越來越重要,是基于中國市場經濟的轉型和人才觀念的轉變。以前對人才的考核標準比較單一,只要你拿著大學文憑,就能找到一個好工作,而且那時大學生數量稀少,所以大學生是一個香餑餑。但隨著市場經濟的轉型,人們對人才的觀念也悄悄地發生了改變。比如一般新型企業,不會因為你是碩士博士就會聘用你,他們用不用你完全取決于你的能力和你能創造的價值,就算少部分國企等“關系企業”或者“壟斷企業”,也設有試用期,其實就是考察你的真實能力,所以史玉柱甚至說了一句這樣的話,“博士和初中生沒啥區別,能干就行。”

  總結起來就是,在經歷過對學歷的瘋狂崇拜之后,現在的人才觀念逐漸從“學歷”過渡到“能力”,逐漸意識到高學歷不等于高能力。也就是說,以前只注重拿文憑、考證書,但現在更加關注文憑證書后面的能力及一些沒法用證書和文憑證明的能力。其實任何東西在經歷狂熱之后都會回歸理性,就像當年狂熱的文化大革命,最終也進入了一個理性的反思期。近些年的英語熱、考研熱、出國熱、甚至高考熱,都在回歸理性。比如徐小平就一直在批判“留學無意識論”,劉興奇也一直在反對盲目考研和盲目學英語,而高考人數的逐年減少,棄考人數的日漸增多,都說明人們已經開始理性地看待社會需求和大學教育了。

  第二、軟實力之所以越來越重要,也和現在“專業就業不對口、工作更換速度加快”的社會形勢有很大關系。專業就業不對口,就是說你從一個專業畢業,但畢業之后你未必有機會從事和本專業相關的工作,那么學了四年的專業知識就不一定派的上用場,那么這個時侯憑什么生存呢?當然是靠軟實力——你在任何一個行業和崗位都能獨立思考、與人溝通、快速學習的能力。而“工作更換速度加快”,這也是一個新的社會現象。劉興奇說:“我們父母或者爺爺那一輩人也許一個工作可以干一輩子,但現在這種事情越來越少,基本上每個人一輩子都可能轉換幾個行業或幾個工作,甚至有些畢業生在一年內就換了五六份工作。”當職業更換速度越來越快的時候,誰能保證自己的每一份工作都是大學里學過的東西呢?也就是說,專業知識可能落伍,也可能用不上,但正如李開復所說,“不管你在哪個行業或者哪個職位,思維、溝通表達等軟實力都會伴隨你一輩子”。

  第三、軟實力教育之所以越來越顯得重要,和傳統教育的某些弊端也有很大關系。比如中小學教育方面,很多老師一味重視成績,而對學生的心態培養和性格品質的塑造方面做的非常不夠,其實很多學生之所以淪為“差生”甚至考不上大學,并不是因為他們智力比別人低,而是因為他們進取心不夠、人際關系不好、對某門課程的意義不明確而沒興趣等。所以他經常說,很多家長不注重從軟實力方面來培養孩子,一味地請家教補成績是沒用的。

  而大學教育的某些弊端也是有目共睹的,比如有些老師重科研而輕教學,有些老師上課敷衍了事,有些老師一直呆在學校沒有行業經驗和實戰經驗。學校里某些設置滯后的課程無法滿足某些有潛力、有理想、學習能力強的人的學習欲望。有些學生反映學校課程開的“很虛、很空、很泛”,基本學不到什么東西。

  很多人讀了一二十年書,把理想、自信、思維能力、人際溝通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給讀沒了。

  曾經有記者問劉興奇:“大學教育已經詬病重重,我們到底要如何才能回歸大學精神,復興大學教育?”劉興奇回答:“大學教育就是一個將要腐爛的馬蜂窩,沒人敢捅,捅了你也兜不住,除非有一天它爛無可爛、病入膏肓的時候,才可能新造過來。這一點,你從歷代王朝的沒落與顛覆中可見一二。”

  三、軟實力的認知誤區

  1、不需要考試的東西都是不重要的嗎?

  時代變革風起云涌,思想觀念交替更新,但依然有很多大學生成為只會考試的機器。在他們的觀念里,依然秉承著一個信念:凡是不需要考試的東西都是不重要的。但是現實中確實有一類能力是沒法用證書證明的,比如你的思維能力、溝通表達能力,沒人給你發思維一級證書、思維二級證書,也沒有人給你發一級溝通證書、二級溝通證書,更沒人給你發一級表達證書,二級表達證書,但思維、溝通、表達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2、為什么總有少數人說軟實力是虛的?

  第一、因為這類人都是“視覺型動物”,他們喜歡憑視覺和手感來判斷一個事物的價值。凡是沒有證書證明的都是虛的;凡是沒有教材可以背的東西都是虛的。如果這個邏輯正確的話,那么國家只需要搞GDP建設,而沒必要搞文化建設;企業只需要搞辦公場所建設,而沒有必要搞制度建設;學校只需要搞大樓建設,而不需要搞大師建設;個人只需要補充奶粉進行身高和肌肉建設,而不要講求見識閱歷和思想建設。

  第二、因為這類人沒有將軟實力練到極致,所以軟實力在他們身上發揮不了任何作用,所以他們認為軟實力是虛的。其實,不是軟實力沒用,而是他們自己沒練好,任何東西沒有練好都發揮不了生產力,就像學英語者眾而用英語者寡一樣,將英語學成半桶水的時候,英語也是虛的。

  軟實力的力量在哪里?

  喬吉拉德平均每天能賣出6輛汽車,靠的就是出色的溝通能力。

  史玉柱因巨人大廈破產負債2億元,之后憑策劃和運作腦白金等項目短短幾年再次成為富翁,靠的就是出色的思維策劃能力。

  馬云英語專業出身但在網絡上成就阿里巴巴偉業,更多憑的是卓越的思維見識和強悍的溝通管理能力。

  一般來說,老板的學歷和技能不一定比員工高,但他們的軟實力(思維能力、分析預測能力、領導能力、行業經驗、人脈關系、資源整合能力)等要比員工強。

  四、、軟實力和硬實力哪個重要?

  軟實力和硬實力同樣重要。對于不同的崗位,會有不同的要求,比如你干的是技術活,那么技能技術可能更為重要,但不管你干的是技術活還是非技術活,思維、溝通表達及性格品質等軟實力,都是無與倫比的重要。

  如果將硬實力比喻成看得見的電腦硬件,那么軟實力就是電腦軟件,哪個重要?

  如果將硬實力比喻成看得見的肉體,那么軟實力就是靈魂,哪個重要?

  如果將硬實力比喻成骨頭,那么軟實力就是經脈,哪個重要?

  

  五、為什么我們有必要學習《軟實力》?

  我們都知道,現在很多大學生迷茫、頹廢、墮落、或者盲目自我感覺良好,這部分人的思想、精神、信仰、未來的競爭力等都已經進入了墳墓。

  而創立協會的目的,就是將這些思想、精神、信念之墳扒開,讓它們顯露出來。

  我們都知道,大學生身上有兩個腫瘤:一個是迷茫,一個是頹廢,前者是良性的,后者是惡性的。

  迷茫是一個良性腫瘤。

  與那種毫無上進心的人相比,迷茫是一種想努力但無處使力的狀態。“哀莫大于心死”,心還沒死,那就還有得救。迷茫的人有幾種表現,要么因為迷茫,所以沒有動力,就像爛泥一樣頹廢墮落;要么因為迷茫,找不到方向,就像猴子一樣跟風模仿,別人干什么自己也干什么;要么死努力瞎努力走彎路,患了考研盲目癥、英語癲狂癥、高考后遺癥、自習傻子癥、成績呆子癥、考證癡狂癥、商業意識閹割癥等,有些中毒淺的已經開始懷疑自己這樣做到底對不對,但有些中毒深的還在至死不渝地走他的“獨木橋”,對于這類人,我只能語重心長地說一句:“兄弟,光努力是不夠的,要會努力才行。”

  迷茫的原因有很多:第一、高考之后明確目標的缺失,也就是說,高中不迷茫是因為目標很明確,那就是要拼分數考大學,而大學的出路太多,所以很多人就沒有目標了;第二、很多人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習慣被安排,也就是說,高中不迷茫是因為課程安排緊湊且老師會不斷地拿出材料來喂學生,所以學生不需要想事,所以沒感覺到迷茫,但到了大學,沒有人全面喂養或者詳細安排,所以很多沒思想且習慣被安排的人就迷茫了;第三、社會多元價值觀的影響,在高中的時候,也許成績好就是成功,但大學和社會的成功標準卻是多樣的,成績好可能受到尊重,但才藝多、活動能力強、創富能力強、學術成就高,等等,也是很多人的追求,大學生在自我認識不足且信息面過窄的情況下,就出現了茫然而不知選擇的情況。還有很多其他導致迷茫的原因,比如受上一代人某些陳腐思想觀念的影響,此處不一一列舉。

  頹廢是一個惡性腫瘤。

  頹廢的人沒有精神信念,更加沒有理想和進取心,這類人要么成為游戲戰神,要么成為宅寢的肥皂劇公主,或者變成墮落的神雕俠侶。他們不僅自己頹廢空虛沒有追求,而且喜歡說些消極話去打擊別人的積極性。惡性頹廢腫瘤,不僅反復發作,而且感染性極強,很多原本上進的人就是被這類癌癥患者給拉下水的。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61026/167.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