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gerAds

谷歌如何測試軟件 —— 第二部分

來源: 外刊IT評論  發布時間: 2011-04-02 10:22  閱讀: 2474 次  推薦: 0   原文鏈接   [收藏]  
摘要:本文是從 How Google Tests Software - Part Two 這篇文章翻譯而來。 本文作者 James Whittaker, 前微軟架構師,是“How to Break Software”系列圖書中好幾部書的作者,現任Google測試工程主管,最近他寫了一系列的關于谷歌如何測試軟件的文章,本文為其系列的第二部分。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八個改善Java遺留系統的技巧

來源: InfoQ  發布時間: 2010-09-03 15:52  閱讀: 893 次  推薦: 0   原文鏈接   [收藏]  
摘要:該文作者精心挑選出來的八個技巧,都是易于采用,并風險相對較低。但還有很多其他的方式來改善遺留應用,讓應用改善后看起來就像是新的一樣。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從測試人員招聘的尷尬中走出來?

作者: 朱少明  來源: csdn博客  發布時間: 2010-01-26 10:21  閱讀: 938 次  推薦: 0   原文鏈接   [收藏]  

  員工不是公司最寶貴的財富”,而應該是“合適的員工才是公司最寶貴的財富”。這比較容易理解,不合適的員工可能會成為團隊中不和諧的音符,會對團隊造成消極的影響、對團隊造成損害,甚至成為害群之馬,對于“害群之馬”,怎么能算是公司的財富呢?雖然員工的工作態度、表現,和公司的文化、制度和管理都有很大關系,但同在一個環境下,合適的員工就很容易成為優秀的員工,成為公司的骨干力量,成為“明星員工”。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測試有效性評估的優化

作者: 鄭文強  來源: CSDN  發布時間: 2010-11-21 21:50  閱讀: 1162 次  推薦: 0   原文鏈接   [收藏]  

  缺陷檢測百分比DDP(Defect Detection Percentage)常常可以用來評判軟件測試生命周期內某個階段的測試有效性。但是,在實際評判測試有效性過程中,DDP也存在某些方面的欠缺。本文通過分析DDP的基本原理,筆者提出了更適合測試有效性評估的優化DDP(簡稱O-DDP)。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谷歌如何測試軟件 —— 第三部分

來源: 外刊IT評論  發布時間: 2011-04-02 10:21  閱讀: 1248 次  推薦: 1   原文鏈接   [收藏]  
摘要:本文是從 How Google Tests Software - Part Three 這篇文章翻譯而來。 本文作者 James Whittaker, 前微軟架構師,是“How to Break Software”系列圖書中好幾部書的作者,現任Google測試工程主管,最近他寫了一系列的關于谷歌如何測試軟件的文章,本文為其系列的第三部分。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ET平臺下Web測試工具橫向比較

作者: 趙劼  來源: Infoq  發布時間: 2009-04-14 10:57  閱讀: 1387 次  推薦: 0   原文鏈接   [收藏]  
摘要:在瀏覽器中打開頁面并加以判斷,無疑是測試一個Web應用程序最直接的方式。借助一款合適的自動測試工具或框架,測試人員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從繁重的手動測試工作中解放出來。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應用Visual Studio 2010輔助敏捷測試(上)

來源: InfoQ  發布時間: 2010-12-06 10:08  閱讀: 1048 次  推薦: 0   原文鏈接   [收藏]  
摘要:本文將從工具角度出發, 介紹Visual Studio 2010如何幫助測試人員更勝任敏捷項目中的測試工作。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系統架構技能之設計模式—裝飾模式

作者: CallHot  來源: 博客園  發布時間: 2010-12-20 23:07  閱讀: 3682 次  推薦: 0   原文鏈接   [收藏]  

  一、上篇回顧

  通過上篇的簡單描述,我們知道了橋接模式主要是為了解決,一個對象的多個維度的變化因素的變化太快,難以控制的問題,我們通過將每個維度的變化因素進行抽象, 然后我們的對象只要依賴于抽象即可,具體的實現調用我們不關心,通過對象組合的方式,我們就能組合出我們想要的對象。無疑這是一種非常靈活的也是滿足設計模式的原則的,抽象和實現分離,使他們各自發生變化都不受對方的影響。而且我們也講述了,使用橋接模式的幾個典型的場景,現在我們的實際項目中就有這樣的問題,我也是在項目的使用過程中加深對橋接模式的理解的,橋接模式為系統在多個維度的變化的適應性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參考,特別適合底層框架的開發過程中使用,可以適應不同變化因素的改變。上篇橋接模式放出后,我也得到了不少朋友的反饋,很感謝大家,這里特別的感謝一個名叫“蕭蕭”的朋友,他指出了我在文章中給出的例子有些不妥之處,我本篇將會對上篇中給出的例子,從給出符合橋接模式的實現,這里對大家say sorry !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Visual Studio 2010特性支持Office

來源: 藍色理想  發布時間: 2009-12-02 11:06  閱讀: 3590 次  推薦: 0   原文鏈接   [收藏]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組織敏捷測試

來源: InfoQ  發布時間: 2011-01-27 10:21  閱讀: 567 次  推薦: 0   原文鏈接   [收藏]  
摘要: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圍繞“測試組如何在組織中組織敏捷測試”這個話題來展開討論。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