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求職七大昏招(四)說謊(3)
(接上回)趙旬想了想說:“高經理,不是我說您。您也太純真了。這年頭哪有100%真的啊!更何況是在簡歷里。她在工作經歷方面作弊,肯定是太想得到這份工作了。她還來電話問過情況呢,您就不能理解一下人家找工作的急迫心情嗎?我還真覺得咱有代溝了。”趙旬好像一個成熟的老者,“語重心長”地叮囑高方玄。“您沒聽過相聲里說的,只有王八是真的,還叫甲(假)魚。”
高方玄:“嘿,小丫頭。你還別說代溝,我可是‘永遠25’”高方玄借用了某個名歌星慣用的口頭禪。“不過,不開玩笑的說。你說的很對,她的確是對這份工作很熱心,看得出來她為此做了不少準備。按理說,如果只是有些小細節簡歷和陳述有對不上的地方,是可以被原諒的。極少有人能百分百準確地回憶工作時間和內容。但原則性的東西對不上。會讓人對你產生懷疑。像這個秀秀,所有工作經歷的時間都對不上,自己說的前后也不一致。可能真是記不清了,但更大的可能性是為了好看把簡歷里的工作經驗都連起來寫。這屬于明顯的撒謊。”
趙旬:“明白了。她屬于那種說謊技術不到位的類型。”
“對,應該說是個比較傻的說謊者。她認為只要自己有足夠的熱情,同時對應聘的職位足夠了解就可以了,負責招聘的人是不會在她之前的具體工作時間和經歷上糾纏。而且,為了好看,她把簡歷里的工作時間都寫成連貫的,結果面試時露了餡兒。畢竟不是自己親歷的,加上面試時候多少會緊張,這樣很容易穿幫的。其實,我們都很理解這些求職者對那些‘不工作的日子’的復雜情緒。但是,招聘經理不僅僅看簡歷上怎么寫的,還要聽你怎么說的。”高方玄說,“忘記是哪位名人說的了——要么極聰明地說謊,要么只說實話。因為說出一個謊言后必然要用更大的謊言去掩蓋。我們不夠聰明,所以最好的策略是只說實話。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不夠聰明。尤其是在求職時。不方便寫的可以不寫,但不能滿紙謊言。孔子還筆削春秋呢。就是把自己不喜歡或者與自己意見相左的東西去掉,號稱不說不算說謊,哈哈!在生活中,我們都不是處處真實,所以自己不愿意說的盡可以保留不說。人都有天生辨別謊言的能力,你可以不說,但關鍵問題上不要說謊。”
“是啊”趙旬應聲,“尤其像在面試的時候,本來就緊張,再去說謊,就更緊張了。前后很容易就穿幫。大家第一次見面,本來就是處于相互沒有信任感的階段,再有一兩個謊言,肯定就無法繼續了。”
……
技巧——如何解釋工作經歷中的空白
在從大學校門里出來之后,很快你就會發現,你的簡歷再不像此前一樣是一根“無縫鋼管”了。我們小學畢業后上中學,中學畢業后上大學,每個階段之間幾乎沒有“空白”的日子。但是,這之后,你就需要為這些“空白”的日子操心了。
空白1:畢業之后沒有立即工作,在家待了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
空白2:不同的工作階段之間,那些你不想工作或者沒有找到工作的日子。
如何解釋空白1:這部分實話實說是最簡單的。誰沒有過大學畢業后很茫然的日子呢?誰沒有過想找到一個完全符合自己的專業和愛好的工作,而耽誤了就業時間的日子呢!招聘經理也曾經年輕過。
如何解釋空白2:如果你本周或者上周剛剛離職,簡歷里寫上工作至今是可以被理解的。但很多人明明已經離職幾個月或更常時間,還要寫上工作至今。等被問及時總是以—沒有及時更新或者其它什么理由來敷衍。如果已失業半年,那么這種回答給招聘方的感覺會很差,即使不因此被干掉,也會因此被減分。
其實,一個合理的解釋更容易被接受,比如準備考學繼續深造,甚至是“我想休息一下,因為之前工作壓力過大需要調解。”都是可以的。我們應該承認自己不是世界上最聰明的,所以還是不要聰明地說謊,而是說實話。
留言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