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功能是影響不少人購買手機的關鍵因素,各種手機琳瑯滿目,到底要怎樣挑選最適合自己的拍照手機?如果你在購買時,單單只看相機的“像素”有多高,那就錯了!為什么呢?
不少人在挑選手機的相機功能時,都會被畫素的數字多少給蒙騙,認為畫素越高就代表相機越好,畫素越低就表示相機不給力。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所謂的“像素”就是影像粒子,是處成一張數位相片的最小單位,而一個一個畫素堆棧起來就構成了一張圖片。
而像素高,并不代表相片的畫質就一定好。像素其實指的是所能拍攝照片“大小”。以4×6照片來說,其實只要約300萬畫素就可以拍出清晰銳利的照片;而以現在智能手機的技術來看,配一個400萬像素的鏡頭應該是相當輕而易舉的事情。當然若以同樣大小、同樣構圖的照片來看,以高像素相機拍攝的成品在放大之后檢視,當然會比低像素相機拍出來的照片還要細致。
既然像素與畫質并沒有直接的關系,那真正決定畫質的關鍵是什么呢?答案就是感光元件。一張照片若要拍得清晰,關鍵就在于“感光元件的大小”以“單一像素的進光面積”。采用較大感光元件的相機,拍出來的成像肯定會比采用小感光元件的相機來得好。
像素粒子存在于感光元件上,如果像素越高(也就是像素粒子越多),但感光元件尺寸不變的話,就勢必得讓像素粒子的體積變小,才可能將這么多的像素粒子全部擠在感光元件上。但這樣會有一個問題,像素粒子體積變小,能夠捕捉到的光線也同時減少了,最后就會導致拍出來的相片銳利度減低。因此若是一個相機的像素越高,但感光元件沒有變大的話,拍出來的成果將不會太好。
然而受限于智能手機輕薄的體積以及狹小的內部空間,感光元件也不可能無上限的放大。手動延長快門時間雖然可以增加曝光量,但也容易造成畫面模糊。除非相機可以達到像素高、感光元件大這兩個條件,再搭配優秀的軟件算法與系統優化,才可能拍出美麗的照片。因此,下次挑選新手機時,千萬不要再被相機的高像素給迷惑了!
編輯:張毅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gqu/20170116/88519.html
文章列表